歐洲教育展
經驗分享 - - 一般生- 2019 EEPAT 獎學金得主 留學生活心得
分享者 : 楊維紹
分享主題 : 2019 EEPAT 獎學金得主 留學生活心得
分享日期 :2020/08/17
內容 :學校學程: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Bioscience Enterpris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 Program 簡介
當初決定到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碩士,主要是受當地高科技與生技產業聚落所吸引。我的留學目標之一,是希望能頻繁地接觸全球頂尖的生命醫藥科技公司,方便我在就學期間參與生技產業活動並接觸相關的新創企業與輔導單位,因此劍橋大學始終是非常吸引我的目標院校。根基於悠久且享譽國際的學術聲望、高品質的人才與研發產出,劍橋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在此設立據點,進行各式技術研發與商業合作。除此之外,劍橋也擁有完整並活絡的新創公司與投資環境,因此劍橋號稱Silicon Fen (矽沼),在劍橋生物醫學園區 (Cambridge Biomedical Campus)匯聚了先進的醫藥研發與商業合作。

我就讀的Master of Philosophy in Bioscience Enterprise (MBE),可以想像成「聚焦生技醫藥領域的MBA」。MBE 1998年由劍橋大學、英國政府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同開設之跨領域碩士學程,設立目的是培養生命醫藥領域的商務人才,銜接生命科學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了解醫藥科技研發流程,培養評估、分析與商業領導力。MBE program適合的對象為有志於投入生命醫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就業方向包含藥廠、生技公司、醫藥顧問公司、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或自行創業。
MBE program主要有三大modules:
  • Science & Technology: 疾病、藥物開發、醫療器材與診斷、農業生技
  • Business: 技術與創新管理、醫療經濟學、法律與智慧財產權、顧問專案
  • Transitionary: 商業合作與同盟、財務分析與估值、創立生科企業、商業計畫書撰寫
以上三個modules會在前兩個學期完成,而第三學期(最後一個學期)必須到一間相關企業進行10到12周的實習,並將實習成果撰寫為畢業論文,以我為例,就是在全球大藥廠實習。MBE program非常強調實務性,講師都有一定的產業背景,課堂主要在探討醫藥產業中,實際運營時所遭遇的挑戰與相應的實務經驗。
  1. 劍橋的求學心得
對學生而言,求學生活可簡單分為學院(college)與學系(department)兩部分。學院(college)制度是劍橋的一大特色,每個學生都隸屬於一個學院。學院會負責學生的基本生活起居,並提供社團、休閒與各式社交活動,可以想像成學生們與教職員們的大家庭。學系(department)則是專業科系的所在地,以MBE為例,其隸屬於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學系空間包含授課教室、實驗室與教授的研究室等,相似專業的學生與研究者在此密切互動。

學習上,劍橋大學非常鼓勵人際交流,不僅是同學之間或向教授請教,還包含跨領域、跨職能的合作。學校隨處可見各種促進交流的機會,從嚴肅的學術會議、講座、競賽,到休閒性質的社團活動、學院晚宴等。劍橋的理念是把優秀的人才聚集起來,只需要刺激大家的好奇心與提供一個包容的環境,人們就會自發性產生靈感與受啟發,並投身到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學校也時常邀請全世界的各領域專家來進行演講交流。

課程中的學習方面,以我的同學為例,分享幾點觀察: 
首先是多元。國籍而言,班上23位學生中,美國佔7位,英國4位、歐盟國4位(荷蘭、希臘、丹麥、瑞典),其餘來自南非、印度、亞美尼亞、墨西哥、黎巴嫩、紐西蘭、菲律賓與台灣。背景大多是生醫相關,2/3有工作經驗,碩士之前在顧問業、生技公司、大學實驗室與臨床醫師;較特別的背景包含:十年經驗的基金經理人、畜牧業企業主、準律師、作家與避險基金。把這些人聚集起來,本身就提供了大量互相學習的機會。

再來是同學的家長資源。某一次的團體作業為草擬商業合作契約,我的組員馬上聯絡擔任企業併購律師的父親尋求意見。就我所知的同學家長職業有:在芝加哥工作的高頻交易工程師、南非的權威耳鼻喉科醫師、菲律賓家族企業與美國大學教授。另一個記憶猶新的例子是一段偶遇:午休時間時,在餐桌前碰到一位亞洲面孔的丹麥籍學生,他有著一口純正的英式口音。他的父母是上世紀的政治難民,分別來自伊朗與中國,各自逃到丹麥後互相認識後結婚,隨後因工作關係舉家搬到英國,成為中產階級(也有可能是帶著祖上資產一起逃離)。這位同學在英國受教育,在牛津讀大學,然後碩士來劍橋。儘管他的專業是生命科技,但文化涉獵極廣,文學、藝術、電影信手捻來,偶像是慈善家比爾蓋茲。總結成一句就是「資源與優勢是隨著時代不斷疊加的」,而這在英國十分普遍。

最後是成熟度。班上同學無外乎受過名校或名企的洗禮,思想、表達與自信皆遠超我所認知的台灣同齡人。大家各自把過去習得的職業技能帶來班上,所用的語言、工具與思維都是從職場上摘取來的總結,實用性極為出色。或許與歐美教育從小鼓勵發表意見有關,他們在練習申論,而台灣學生卻花大把的時間在練習解題技巧(e.g.多選題要用刪去法、背題海考古題等)。劍橋大學的課堂、作業、老師輔導與社團活動如同一場大型的liberal arts培訓,培養學生思辨、領導、當責等各種「人格品質」,而不僅是知識上的填充。另外班上近一半的人來劍橋之前具有跨國工作或求學經驗,對異質文化底下共事具備充分的認知與熟悉,這點我自己還深深不足。

儘管在劍橋碰到的肯定是極端特例,但仍不禁思考台灣未來人才要如何與這些人競爭,無論是經濟產業上,還是思想實踐上。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前哨、領先指標,衷心希望我們的人才能夠更早且更密集地與國際人才及職場對接,不受限於島內的競爭格局。
  1. 心得總結
自己在劍橋學期的最大感受: Be stretched (被拉伸),體現在三個方面:
  1. 格局被拉大:還記得學院院長在開學時說的話:You will be intellectually challenged. We will keep pushing your boundaries. That’s how we make us excellent. 接著投影幕就投射出我們學系的使命:World-leading。格局,野心,逼到極限。
  2. 學習被拉深:在這邊學習重點不是你懂多少知識,而是你是否能提出創新的見解。知識儲備的目的在於轉化成現實意義,透過激盪彼此見解來誘發革新靈感,批判現行的處置/status quo,從中尋找有價值的新發現。
  3. 生活被拉寬:學校極盡各種方式創造各種促進交流的機會,白天的課程重要性或許還低於課後的社交,無論是找合作機會、找工作還是拓展人脈,影響一生的關鍵人物可能就在這次喧鬧中遇見。
被拉伸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離開自己的心理舒適圈,會感到不少壓力,但轉念一想,當自己感受到困難時,就表示正在經歷成長。感謝劍橋大學在這一年對我的啟發與淬鍊。最後也感謝臺灣歐洲教育推廣協會,提供此獎學金使我得以完成學業。